天津6岁神童事件:我终于明白,千万别在“垃圾堆”养孩子! zk#
r!<T
!%:NO
]1\{)#
w"JurrF!
如果你一直在埋怨自家的孩子不争气不聪明不优秀,那么请你先看一下自己是否足够自律足够上进足够完美。 0`SYwH'e#t
——小悦 op#&EUW3
;T/A)
`lv
nS,/4 QU*z
3
i^i a#
01 Y$pl9jm+
Q?-Pem
最近有一个来自天津的6岁小女孩火了。 b;:D>cI
EDY E
在电视上,她随口抛出大段《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不仅能够背诵国学经典而且能够活学活用,让主持人连连佩服、自认“没文化”。 V:
S "]F
bJ_";j3
她说自己在父母的指导下读过《黄帝内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著作,认识4000多个汉字,并且还现场演唱了一首英文歌,背诵了她写给妈妈的小诗。 rZCLrk'3i
`IfTTg@32
说实话,这个小女孩有震惊到我,每个人到了舞台上,许多能力都要大打折扣,而这个女孩还能表现这么好,说明她的能力远不止如此。 TF v9Km
\
Uc''y
她最难能可贵的是,背诵下来的诗词能够融会贯通,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D[>CcI7
fg7hiV7p0
我很好奇她父母的教育方式,于是去查了查。 lks0o}
~*Ds\G3 >
她的母亲是一名声乐老师,在怀她的时候就整天听音乐,在胎教的时候就听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和世界名曲。 ^~Z%t
[E v2l?
等到她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引导她读经典书籍,她的母亲说:“我很早给她读的是很有韵律感的《笠翁对韵》,我们就像做游戏一样地去读。我说"天对地",她就答"雨对风",像玩一样,她喜欢。把这个读完之后,她就一系列都喜欢了。” q!kSLt4W+
U&
|L
从此之后,她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不仅自己要求读《孟子》,而且还对很多经典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 Dl_f
uavZ(
/X"1cBz2w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岂止是八辈子啊,当我们的孩子6岁的时候还在哭着吵着要看动画片,人家的孩子早就开始广泛涉猎各种名著经典,并且可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了。 .J$b5Bwov
2:xHthJA
为什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区别这么大,我们的孩子到底输在哪里? vX|5Qx
!/'"
直到后来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开始慢慢悟懂了一些道理。 -.;$9 #W
(aCL
;-
!#|O>F
02 iV~@r#b-
}^&0]'*vU
有一次侄儿的幼儿园搞活动,侄儿和班上的同学一起表演舞蹈,我们全家人都去观看。 jAY+wW
&;o:bT@bB
侄儿只是几个舞蹈动作,在舞台上稍微亮相就匆匆下台了,而整场节目的那个小小主持人惊艳到了我。 vP ~}
DNc\p>=
他和侄儿是同样的年龄,可是他主持起来有模有样,不仅口齿伶俐,而且说话特别到位,各种成语更是信手拈来,毫不怯场,引得台下的观众们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g
O4m>
i2(Nli
可以说,他是整个节目的亮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场面。 ^wW2fzP
D} Bw$'pL
我不禁想到侄儿和他同样的年纪,却依然口齿不清,每天要不到零食就满地哭闹,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u7Qr3kzW
_>l(FH0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得知那个“小小主持人”的父母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于是我特意在一个周末带着侄儿去拜访他们。 si1|l\=
NfX/dnLU
我和“小小主持人”的父母聊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明白侄儿和他的差距在哪里。 n78H1Z?`
;A 6rd\
侄儿在娘胎里的时候,嫂子经常去打麻将,侄儿听到的是麻将声,各种噪杂声。 8m/oN?Nzau
),@Q ,
而他们家的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听莫扎特、肖邦、贝多芬…… *Fo~N
(_*y_Yy^
每天放学,侄儿往自己家里客厅一坐,零食吃起,动画片看起,每次到吃饭的时候,还哭着吵着不肯吃饭,要看动画片。 ysL>[z
6] uF<Q?-R
而他们家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一边听着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等,一边玩一些益智的手工玩具,或者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并引导孩子自己讲故事,他们讲遍了各种成语故事,也明白背后的含义。 xJ<mX\jBX
w`6U|^m
侄儿六岁了,电视台的各种广告词背的滚瓜烂熟,只要背景音乐一出来,他就可以直接说出下一句广告语。 \n\l8S<
me`$ Q@.q
而他们家的孩子很少看电视,广告词背不熟,但是你说一句“红豆生南国”,他可以马上接上“春来发几枝”,而且各种英语单词可以经常从他的嘴里面蹦出来。 W
dvb~C=a
fN%AaBRv_*
侄儿跟着父母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背唐诗宋词,侄儿跟着父母吃各种垃圾食品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学习怎么做手工面包,侄儿家里到处是扑克牌和零食,而对方家里随处可见的是书籍…… oWc(SO+o
@ 3\5kPn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于环境,而这个环境是由父母决定的。 1Sef-#cTqs
@N^m+7L}
如果让侄儿置换到对方的环境中去,我相信侄儿也会有那么优秀。 "A2mrtj
t'4DO-Lx
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侄儿可以说是被周围的环境给污染了,父母带给他各种垃圾,在垃圾堆里面养孩子,而对方的父母,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都摒弃,他们的环境是滋养孩子的,帮助孩子往好的方向成长。 h>m16w F(s
0d\S-~WO9
为什么许多孩子只想看电视,性格差,脾气差,一有什么事情不满意就摔东西,不喜欢做作业,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一拿着手机就完全停不下来? -np&
7
orF?9`2V:\
都是被他们的父母给污染了! 1|u+zD'm7
W4S:=qX-5
他们让孩子无节制的看电视、无节制的玩手机游戏,这些东西都是有很强的感官刺激,甚至是可以上瘾的,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感知阈值,这个时候你再让孩子做一些没有什么刺激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够静下来? dj6x0?/I5R
]^YJx
还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打牌,看言情肥皂剧,玩电脑游戏,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翻护栏横穿马路,把一些类似于“垃圾”的行为带给他,在垃圾堆里面养孩子。 ?."{/$/#C
m*^=QR97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优秀? D}{5`GY:
]C-`nqA
因为他从小跟着你耳濡目染,你的行为已经污染了他! /w FN~'
f3;XgQ{X
B#Zg7H]B
03 Ow_914m/:
_jC
E~n z
有一次,王国维邀请溥仪到自己家里做客,他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都拿出来给溥仪欣赏,可是溥仪随手指出几件,说是假的。 I$(>R~T2
L EF1
],
那个时候的溥仪年纪很小,王国维不太服气,他在文学、史学上的造诣多高啊,自己怎么可能看走眼? lfN_ir;[
5I'#%#LX
于是他把那些古董拿去给专家鉴定,结果专家也一致认为是假的,这时的王国维才心服口服。 "k&($(
mo#g#
为什么溥仪能够对古董一眼辨别真假? e-Cb#HCc
FM-[VJ2
溥仪解释说,噢,其实我不会看古董,就是觉得那几件古董和我家里的不太一样。 0R[CE%R'
6WJ3y1X^>
王国维此时才恍然大悟,人家是皇帝,身边各种古董都是真的,常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即使不懂鉴别真伪,也可以看出不一样啊。 Ip93D!`
d#P"a_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溥仪不是皇帝,身边没有那么多真古董,那么他还可以一眼辨真假吗? |#.rQ`cUc
1}H=
这就真的不确定了,可见从小带给孩子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影响有多么大。 :}R!&8?}
]A~D6[
我以前也说过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同事,夫妻俩都喜欢看书,每天一家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聚到一起读书,而他们的女儿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他们却没在孩子身上花心思。 ~$\a>QP
PPPqld2
为什么? w?
n#+Q
S-,
z6Yd
这是家庭环境带给她的呀。 t(l>%3/tNc
&+%I=oc "
孩子优秀不优秀,家庭教育决定80%,为什么都是一样的老师,每个人班的孩子成绩却不一样呢?问题就出在这里。 h(C4y6
X$>c:!K
所以,教育的本质归根到底还是环境的原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孩子最真实的起跑线,就是他的父母 Hu)BeRCz=
来源 :散文精选网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