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写作技法 '[eT\%;%s
7YRl[wgL)
,
242h!S#
vv;E'p}
从现在开始步入律诗的写作。我们曾经讲过,律诗首先要写好中间的对仗联。一直困扰大家的就是这个问题吧,那么律诗的中间四联该如何写? 8mAQ
&Y
;GI-R--
我们把律诗第一联叫起联,第二联叫承联,第三联叫转联,第四联叫结联。那么写好承转是律诗写好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就先来讲下,律诗的承转联该如何写。 $w gj%a.Q
?I-&m]ET
我记的给大家讲绝句的时候,曾说过,诗根据内容来说,一般有四种表现方式,分别是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由这四种表现方式组成绝句的16种常见布局,那么我们律诗的中间四句,也多是由这四个部分组成。 ck[o#
8GoG50~^
其实律诗的中间四句,无外乎两种组合,一种是情(议)景,一种是叙(景)议。我们来看下今天要讲解的主题一 情景组合的承转句。我们来看下几个例子: (pJG$M
+ujLrlX$W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J~
!=$P2
<L-oMF)K>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G
!DfGK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xpC,+:&
HOCo%?g|
yh5K(g|G8
n?S#j{)-\
【诗 意】 y?ka?jF5L
mZAua!hZq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vrn d/x'
m#]UQT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E;HE}Mc 8
s.M~1[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2oY~/K@
lU[uf rJ_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欣赏的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W-f*(#R?
{\ELCe
H]f
uIF%
"D*sCMmqW
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sbcP}{
*3<A;j3Y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Jcr|P]X
sC-NH<)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9
+<
(SbRkTPVv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J>x2dlh
gUDHqpW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R6|MHU
/b}h~A
TQ
\5t(nu
x
wJ"od?
我们只看下中间的两联, j(&`7~~z
LzKNJqF
行经华阴 崔颢 #|f*&nSq
9_}F{/sI\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m(EekW{8z
lhhN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2:5k
hEhI810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AE 6^EV
>%-]q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LcK9]h
v[XY
Ye#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承转第一种表现手法 承转全是在写景。 t/VXzB-b
b{J(n<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yG^&Y/u.
KL)b
7h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mSz(r.U
d9ls(%
这两句是白诗中的承转联,也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从耳中听到的,然后写到眼中看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正好串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G*-,mW
>ii? %LN0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ymVy}
.Y%_?-g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y+rqD91
:N.2_ DU
这是李白诗中的承转联,承联写出了历史的沧桑,转联写出了山河的壮丽。用现在的话说,定格成了一副壮阔的画面。 BZ))}^AEX
T~(QXCLv7$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R< DL>f
p;LRxB9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4,O
l7+rio$
这个是崔颢的诗中承转联,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这是写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的形胜。这个景物描写的顺序,是由全景远景,写到近景的细节描写。 6r&dgz6)=
^RCnX$_
讲到这里,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下我们讲绝句的时候,讲过全篇都是写景的绝句有三个要点,写景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顺序,还有景物的画面完整性。讲到这里,估计大家有点晕晕的吧。我们再来介绍下,律诗四联。第一联叫起联,可以因事,因景或者直接破题写来,第二联,叫承联,主要是承接第一联。第三联叫转联,可以转入主题情感的抒发,也可以继续由第二联细致描写。第四联,结尾。 z3a v=
QYuCObw]
我们李白的诗简单的讲下: <0bY\sm:
],b}+`(
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A:vw
h0A}S5MV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u XmTOy_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