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z=q4
`
晚上睡不着,想起了“舍得”一词。因为现在劝人和自解中常常都会用到这个词汇,而这个词汇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加,发现其寓意越来越深奥。如今有人觉得回家过年的成本太高,更有的网友感叹“回家一次,损耗半年”。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慨叹,是什么让回家的成本翻倍增加,甚至还要损耗半年。 >Me-!"
口说无凭,那就看看回家的成本都有些什么?网友习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习习自称现在温州,爸妈和亲戚在重庆,老家在四川。算一下回家过年成本:路费:1435元;行头:1298元。回家后要走亲访友,刚工作第一次回家过年,总得对曾经为你考高中、上大学、找工作忙里忙外的亲戚送点礼物吧!大姨1000元聊表心意,二姨送1000元。爷爷奶奶把我拉扯大不容易,一人500元。外公外婆一人500元。妹妹压岁钱500元。陪亲戚打麻将预计输500元,走亲戚买烟酒500元,总合计:8233元。而他的工资从7月到年底合计11255.85元,半年支出:5200元,总计剩余6055.85元。这么一算,这次回家他还得借点钱,否则不够花啊,习习显得很无奈。 cfzRN
看到网友习习的回家账单,我只能打心底里钦佩这个孩子,仁义,而且有爱心。只是觉得这个孩子还算差了一笔账,就是回家后,家人会给他多少钱。我想他这么大方,家人怎么会忍心全部收纳,恐怕回报给他的会更多,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舍得”,中国人要面子这是必然的,因为过年了回家团圆肯定要图个喜庆,图个热闹,特别是身在外乡的游子们更是热切盼着与家人的团聚,所以还是不顾路途遥远,归心似箭。既然这样花点钱心疼也得花,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大多数家庭过年时花的钱与收到的钱基本差不多,只有那些吃穿、讨彩头是自己真实的付出,至于那些走亲访友的花销,最后又变了个名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腰包,这就是“舍与得”,充分验证了那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心意、心顺。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