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咸盐” 古今事 14|g=(_
◆裴子华 1#0B)
2011年8月19日,经不住盐湖三番五次的诱惑,工作之余,撺掇同事们游览了一下号称国家3A级景区的“茶卡盐湖”。 8o+d/FGW
茶卡是藏语“盐海之滨”的意思,是“青盐”的原产地。因天气原因,平日晴空万里的茶卡,那天阴云密布,身处湖心,“湖”“天”一色,几可用“茫无涯际”来形容。入口处有今年6月份设计制作的盐雕,不加说明,远远望去,豆大的东西,淹没在线一样的湖岸上。及至近了,才发现每一座雕塑,耗盐量达百吨,而最大者,虽未找到雕塑说明,但预计用盐量逾千吨。 L*Ct/p
今年3月中旬,受日本大地震核泄露影响,我国很多地方民众开始了一场抢购食盐的风潮,现在看来,那种行为是彻头彻尾的“闹剧”,让人揪心的是这一闹剧,以无以复加的速度,迅速从沿海城市波及到内地。 ZU[w@z3
由于工作环境的关系,几乎每周都会途经星罗棋布的盐湖及其万丈盐桥,但仍然难以说服亲朋跟风抢购的恐慌之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对身边盐湖储量的不甚了解,及其国家对食盐的“专营”造成的结果。 G6
E
万丈盐桥的名头响彻八方,在我不曾接触青海省之前,就已经耳闻了它的名讳与功用。印象中,盐桥应该是用白花花的盐末堆积而成,至于万丈,那应该是用白花花的盐砌成的“长城”了。 ,RH2:h:OD^
在我的记忆里,家藏三五斤食盐,已经是丰衣足食、小日子不愁了,因为食盐总是与一年来庄家的丰杀相关,在绝收的年份,庄稼把式断不会跑到官府高价买一半斤“青盐”充饥的。即便丰收在望或者谷粟满仓,买不到或买不起食盐的农户十有一二,由此,家里一旦现了盐荒,便常常跟了奶奶,诅咒那些把咸盐铺成路基的家伙们。那时的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正是因为他们抢夺了我们口中、碗里的咸盐,才造成他们引以为豪的荒唐行为。 i{_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