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叫响铁军品牌 ",:?$\
[/font][font=黑体] ——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一建分公司苏丹项目打拼市场纪实 xS%`cF-{
0j>3rqE
王 进 u==]Zso=m
5fBlj:v^s
苏丹是中国石油工程服务业务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基地。近些年,在“走出去”战略中,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分公司在海外打拼的队伍有上万人次。 c4D.+?Ge
"-vB>Qa9
从1998年挺进非洲算起,一建人参与建造苏丹经济命脉工程——喀土穆炼油厂,一晃就是12年历史,已成为拉动苏丹经济的一个具有极大活力的因素。如今,在国际市场上,一建苏丹项目部在参建苏丹JABALAYN CPF扩建项目等系列重点工程中,以人才优势、严细管理、过硬作风高擎着铁军旗帜,精心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工程,奏响了跨国经营的新乐章。 Q'QfNn<iH
k`34+IyG
新使命,育才纳才“弯弓砺剑” cL,6S%U
SxTmxc
人才,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首要条件,是保持项目活力和后劲的命脉。为此,一建苏丹项目部着眼于培养学习型、技术型、国际型人才队伍。 4LG,vgY
P+_jdCe&=
为创建学习型项目,项目部先后组织各类管理软件、专业岗位、IPMP、英语、阿语、防恐培训,经常组织物资装备管理、质量和HSE管理、目标成本及经营管理等专业交流会,并为每位管理人员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档案。 N*U1i(LI\k
}v>oePV.
为加快年轻人成才,这个项目用事业凝聚人才,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调整了各专业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用实践造就人才,对重要岗位培养轮换,给敢于迎接挑战且有相应专业基础的年轻同志压担子;用机制激励人才,对一些关键岗位和职务采用竞聘机制,使愿意承担更大责任的同志成为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能攻关的复合型人才。 Om?CQQ.$
KW|-<l
`
为给苏丹当地培养出合格人才,这个项目与30名当地技校生签定了工作协议。为满足苏丹雇员的求知欲望,项目部与每名雇员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尽管语言沟通遇到一些困难,但每名师傅都能做到用阿语和肢体语言进行耐心指导,用双手比划着传授技艺。
g8VG O=Z*
X{r,m$#AXW
经过“师带徒”培训,苏丹当地电工雇员能独立完成接线工作,并能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焊工雇员掌握了电焊机的调节和使用,能进行管线的焊接;管工雇员能熟练使用火焊进行管线切割,能对管口进行正确的坡口角度处理。这个项目部通过培训当地雇员,架起中苏友谊桥梁。 /jOx5!<
RmDwU)bW
通过在苏丹国际市场的锻炼,一建苏丹项目一批熟悉国外作业程序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国际型人才队伍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中流砥柱。 1viD?D'^
4)lBXqt
[font=宋体] [size=2][/font][/size]新市场,严管确保“工程零缺陷” F$>yag^
2[Y*Y[^Z9
2009年,一建苏丹项目部相继承担了CPF 扩建、FULA 管线、KRC炼油厂、6区工程的施工任务。面对点多、面广、跨度大,施工点之间的最远距离有200公里以上,如何确保“工程零缺陷”? (s$ns'7
Si
,J 2W
为此,项目部配备了由71人组成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推行总、分项目管理和分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运作模式,在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中,突出一个“善”字,追求一个“优”字,实现一个“快”字。 diIU
J~
3WhE N9m]j
“善”,就是善于通过对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根据四个分项目实际情况,项目部按不同需求对铆工、电焊、管焊、电气等各工种450人和386台设备机具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了专业化工序施工,达到了交叉作业、前后衔接、提高工效的效果。 wJ\K5|q
vJ=X
L&nF
“优”,就是通过严抓细管,处处体现优质施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抓住现场质量和质量检验,推行连带责任考核制和工序质量考核制,通过严格履行监控职能,把监控措施延伸、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始终做到可控、能控、在控,确保主体工程零缺陷。 Ub[-3(>< |